6163银河线路-www.6163.com|官方网站

LOGO
EESai
展览预告 | 兴滇·富民 —— 6163银河线路2022届设计专业本科毕业作品展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7日 13时27分12秒

前 言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今,城乡融合发展也迎来了来自新时代的考验,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代城乡融合的挑战。在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背景下,6163银河线路以设计手段介入乡村建设,通过视觉提升、产业优化、建筑修复、产品重塑等方法从环境艺术、空间标识、品牌宣传等角度多维协调构筑新时代城乡发展改革创新空间,从品牌、产业、环境等方面重塑城乡融合纽带,讨论城乡社会与公共空间发展问题,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机遇和实现途径。

“兴滇·富民”6163银河线路2022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作品展,旨在通过对设计领域的创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探索社会、人文和需求间的关系。展览作品以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为基地,依托富民县设计规划要求,立足本土化城乡融合创新发展战略。针对问题和目标在多因素创新融合中策划设计方案。在富民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协调下,美术学院设计系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化要求,助推建设富民现代化特色宜居城市,实现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次展览学生通过92组设计作品,从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呈现了6163银河线路设计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研究和思考。

同学们通过多维度研究和探索形成的设计作品呈现出精彩有趣兼具视觉冲击力和创新性的效果,其内容对新时代城乡融合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他们稚嫩和富于想象的设计思考,倾注了美术学院设计系全体毕业生大学四年时光的思考与收获,以及时代发展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印刻下的时代印记。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祝愿各位毕业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砥砺前行,在未来的人生发展和干事创业中成就辉煌。

 

视觉传达设计

(部分作品)


01

HIMAY嗨梅——富民县农特产品视觉设计

毕业学生:胡鑫  刘翔

指导教师:谭玉琳

“HIMAY嗨梅”品牌设计灵感来源于富民县的特色水果杨梅,英文名称“Hi May与“嗨梅”拼音同音,直译“你好杨梅”,俏皮而不失活泼。本项目标志设计提取杨梅的各部分元素加以简化重构,以平面视觉语言与本土水果特色相结合。辅助图形将富民杨梅的生产过程绘制成系列插画,并创造出系统性的品牌视觉形象。将杨梅打造成为富民的特色IP,增加品牌与消费者多元互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02

富民民族文化广场视觉形象设计
毕业学生:蒋圳祥 郑思宇
指导教师:赵莹

 

文化广场作为城市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也承担着公众教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被看作城市的地方名片,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出入口。本项目以富民民族文化广场的视觉形象设计为研究对象探索地域文化在富民民族文化广场视觉形象设计当中的动态化延展。运用标志设计、辅助图形、导视系统、吉祥物、文创纪念品等进行系统设计使视觉形象设计能以更加机动灵活的形式出现,形成文化和体验的深度融合。

03

久久栗——品牌视觉设计

毕业学生:王笙梓毓

指导教师:向云波


久久栗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赤鹫镇的特色板栗小吃品牌。“久久栗”品牌设计的名称,主要表达希望与丰收,板栗产业和品牌的长久之愿,“久久”即赤鹫的“鹫”同音,是长长久久之意。
作为IP形象的小赤鹫,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富民县赤鹫镇给人们带来丰收与幸福的红色神鸟传说,在此将传说中的红色神鸟形象简化设计为一只双手举着栗子的红色小鸟形象,将其外形夸张符号化,并且使用明度高纯度高的红与黄,创造年轻鲜明的品牌第一印象。
久久栗结合现代年轻新潮元素,做契合当代年轻用户审美的新时尚零食小吃,用丑萌的小赤鹫品牌IP形象作为视觉锤,让IP与品牌和客户形成互动,从而让客户记住久久栗。

 

04

富民在线——数字博物馆交互设计

毕业学生:张恒睿

指导教师:谭玉琳

 

传统的博物馆要转型到数字博物馆,并不是直接把博物馆的陈设搬到网上,而是需要把对博物馆的传统刻板印象,转变成人人都能用的、称心如意的教育工具。本项目为富民五馆构建一套综合化、系统化、数字化的综合服务数字博物馆交互设计,用更合理简约的布局、更人性化的交互、更规范的设计,让人足不出户也能体验到便捷的服务,让数字博物馆从观念转变到契合时代。

 

环境设计

(部分作品)


01

独乐山水——螳螂川沿岸传统村落的记忆几何与空间叙事

毕业学生:段素娟  郭倚彤  李佳  王佳蓉  

指导教师:王尧


梳理文化空间和文化基因要素,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提出以“叙事性”的方式介入传统村落空间环境研究,以叙事的手法、时空关联的方式串联场所、节点与街巷,形成主题文化路径,运用记忆几何和空间叙事,对现在传统村落的构建注入新的思考和形成模式,尝试与叙事论理相结合,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探讨人与空间环境关系,从叙事学中汲取灵感、寻找方法;借助叙事学理论对传统村落中的叙事表现、资源、要素进行研究,透视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与历史进程,挖掘其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记忆。

 

 

02

滇北锁钥——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下螳螂川绿色产业园交互景观与生态修复设计

毕业学生:韩智宇  徐煜程  颜玥莹  张海辰    

指导教师:余玲


元宇宙是最大的碳中和,碳中和是最实的元宇宙,而农业便是中国实践元宇宙的最佳土壤。本项目以元宇宙是碳中和最大工程和最强工具的独特视角,运用数字孪生技术结合本土化设计以及生态修复方法构建碳中和绿色产业园,从虚拟世界和物质现实两个方面赋能场景功能和景观形态,围绕农业和博览植入文化符号,讲述文化故事,利用元宇宙技术结合本土文化给予人们新的景观交互和沉浸式体验。展示了现代化农业与元宇宙技术融合带来的全新产业模式、服务应用和综合体验,为“双碳”目标的推进开辟了新的机遇和实现途径。

03

“富”来“民”兴——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富民县小水井村非物质文化传统保护与更新设计

毕业学生:罗发清  刘俊世雄  李玲帆  李能红

指导教师:李宏


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 要主动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通过“绿化’“美化”“规划”等措施,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和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为重点,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让乡亲们都能生活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舒适环境中。 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当前,农村建设迅猛发展,农村文化水平快速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农村建设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必然会成为一对矛盾,正确处理这对矛盾,关系到人类社会文明的延续,关系到农村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解决这一矛盾,既是认识问题,也是科学问题。

04

良苗怀新——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小水井村文化性建筑重塑与空间更新设计

毕业学生:苏洪云  桑佳汇  王苗苗  张国

指导教师:何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空间品质的提升,乡村发展发生诸多变化,大量的村落通过当地的民族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文化旅游,以此提升当地村落的经济产业并改良产业结构。但目前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建设中仍有诸多问题,例如:脱离当地环境和村民需求而打造的设计;未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套用非本土文化内容;无根基的置入导致文化和旅游出现割裂;新建的居民房缺乏传统建筑的继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建筑方式;同时改造的建筑空间环境缺少人流量等。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在设计中以文旅融合模式为出发点,探索在乡村振兴发展中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调查服务对象的内在需求,结合旅游的发展和当地的资源特色,挖掘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文化建筑进行重塑及空间的更新设计,以求保留农村符号,延续乡村味道。


产品设计

(部分作品)

01

苗族文化酒店客房家具设计

毕业学生:刘文涛

指导教师:张家勇


此设计方案灵感来源于富民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提取了花杆、芦笙、自然等元素,并与中国传统家 相结合,营造出踩花山的场景。通过此设计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苗族文 ,体会到其包容、积极和乐观的审美情趣,并热爱上独特秀美的苗族文化。

02

富民彝族板凳龙舞和打荞舞蹈文创衍生品

毕业学生:王珏

指导教师:向杰


生活在中国的不同地区,文化存在的形式、方法与特点各不相同,我国各地又形成了其各自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突出这种地域性特征和多民族性,并时刻将坚持尊重民族传统习俗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充分考虑当地传统历史与文化品牌的创新传承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需求,以求最大限度地充分赋予其产品文化含量度和艺术价值。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中,更多考虑设计必须能够与本地文化结合,将城市特定风貌区域特有的文化生态、民俗、传统、习惯风尚等要素加以综合展示

03

“归园田居”富民县现代民宿家居产品设计

毕业学生:徐芷若  

指导教师:张家勇


以富民杨梅为设计出发点,以动物的视角把物体放大,使人们仿佛置身杨梅林中。卧室家具基本造型运用树枝的交叉和向上延伸的趋势,其中四柱床加软包提升舒适感的同时打造近繁远简的感觉,营造一种远处还有树的感觉。客厅软体家具采用羊羔绒的材质仿杨梅肌理。杨梅的切面纹理和叶包裹杨梅的形态用于茶几,还加了一些叶脉的纹理。沙发部分运用杨梅堆在一起的视觉感受,让人仿佛坐在杨梅上,产生近距离的互动。整组家具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共同体验。

04

“望·梅”当代首饰设计

毕业学生:杨敏

指导教师:朱岚茎


本次设计以富民杨梅为灵感来源,提取富民杨梅肌理、形态特征,用较为具象的联想法进行设计,并采用米珠、漂流木、铜丝、弹力线、纯银等材料,运用揖珠、绕线工艺,创造出独特精美的文创首饰,使杨梅的食用功能转化为审美功能。首饰分为两个系列,系列一为《朱红》,系列二为《圣生》,系列名都取于杨梅的别称。朱红系列采用米珠模仿杨梅果实表面的肌理,以红色为主要颜色构成。圣生系列模仿杨梅的生长形态特征,杨梅从从绿到红,从青涩到成熟,实属不易。本设计比较直观的模仿了杨梅的特征,让人们看到首饰时能够直接、快速地联想到富民杨梅,想起富民县。

05

苗族文化酒店客房家具设计

毕业学生:周唯

指导教师:张家勇


苗族先民在《苗族古歌》铸日造月这首长歌中,将自然拟人化,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共生意识。作品《日月长歌》灵感来源于对《苗族古歌》的思考,运用当代美学手法将银饰、木材,以及苗族太阳纹进行巧妙地结合,融合到传统家具当中。在充满神秘感的同时又满足现代审美,从而赋予苗族家具的新生,让人们感受到苗族先民对于和谐、自然、共生的世界观,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作品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制作上利用传统的苗族雕刻手法与传统银饰相互结合,体现出苗族文化的淳厚。家具颜色为黑色,整体基调庄重大气,加入银色更具神秘的美感。

Powered by 6163银河线路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备案号:滇ICP备05001257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聚贤街768号6163银河线路明德五号楼    邮编:650500    电话:0871-65910005    传真:0871-65910005

今天访问 次 昨天访问 次 历史访问 次 当前在线 0 本站地图Rss订阅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