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3银河线路-www.6163.com|官方网站

LOGO
EESai
刘连杰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3日 09时41分17秒

安徽天长人,现为6163银河线路教授、美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阜阳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6163银河线路优秀青年学者、民族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云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与艺术理论,目前关注中西方绘画写实观念比较研究和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体系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

重新发现中国画特有的写实方式

——刘连杰绘画美学研究历程

 

绘画可分为写实与写意,中西绘画的重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偏重写意而后者偏重写实,这业已成为近代以来的美术学“常识”。虽然说“疑而后信”是一位学者的基本素养,但要对已经形成认知定势的“常识”产生怀疑,则不仅仅需要具备基本素质,还须有宽阔的视野和不凡的识力。刘连杰教授近年通过对中西画论的深入研究,就发现了“西方绘画偏于写实,中国绘画偏于写意”这个“常识”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他对中国绘画写实问题的阐发,颇多启人深思的创见。2015年,刘连杰教授发表了《西方绘画写实观及其对中国画的误读》一文,首次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写实只是为绘画地位进行辩护的策略,具有浓烈的视觉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其所谓写实,只不过是写视觉之实、理性之实。然而近代中国却将之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写实、绝对的写实、舍此别无其他的写实,将其他不符合此观念的技法一概指为非写实,最终掩盖了中国画特有的写实方式。“中国画特有的写实方式”,是刘连杰教授近年所发文章中的一个主要论题。那么,“中国画特有的写实方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刘连杰教授认为,中国画的写实,一方面是非视觉之实。中国文化强调“根身性”,强调“即身而道在”,不会把视觉经验从身体经验中孤立出来。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视觉经验是身体经验的一部分,是在身体经验中生成的。中国画反对形似,主要不是反对“似”,而是反对“形”,即反对纯粹的视觉形象,因为纯粹的视觉形象不一定符合实际的视觉经验,这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强调写实。例如,中国画表现高山,重点不在“山”的视觉形象,而在“高”的视觉经验。中国画不只是为人们提供视觉材料,而是要表现“势”,也就是视觉经验。“势”不是孤立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必须以身体为参照,正是身体的渺小才生成了山水大物的雄伟之势。如果局限于纯粹的视觉形象,不管如何“逼真”,也不可能表现出雄伟之势。中国画要表现“势”,就不能完全复制视觉形象,有时可能还要扭曲视觉形象。如果从视觉形象来看,中国画不一定写实,但如果从视觉经验来看,中国画就不可谓不写实。

中国画写实的另一方面,是身体游历之实。中国画往往主动地将身体引入画内,并使之游动起来,据此组织画面,强调身体游历的真实体验,追求身“体”之实。山水画有时要将在透视法看来过大的近处景物推远,使之不至于遮挡远处的景物,有时又要将在透视法看来过小的远处景物拉近,使之便于欣赏。总之,山水画按游历方式组织画面,通过身体游历的审美需要将局部之景组织在画面之中,尽管它有时并不符合我们的视觉习惯,但却符合我们游历山川的身体经验。例如三远法,郭熙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中国山水画主峰巍峨高大,则视点必低,人需在山脚;山后之景如能悉见,则人需在山腰;而平远必有“一目千里”之势,且通常伴随“一览众山小”之景,则人需在山巅。中国画强调“不可定取”,因而其画面是流动的,它不仅要求视觉的参与,而且更要求整个身体的参与,这乃是宗炳所谓“卧游”的真义。

学术界一般将这种“不可定取”的观察方法称为散点透视,刘连杰教授认为此论并不妥当。因为散点透视无非是多个焦点透视的机械拼凑,未能摆脱西方绘画理论的束缚。以英国摄影师霍克尼散点透视的经典作品《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例,这是用60幅在不同地点所拍摄的照片拼贴而成。尽管其整体上不再是焦点透视的画面,但其中的每一幅照片仍遵循焦点透视的原理,是人在60个不同地点所见之象的拼凑,不仅处理方式极其粗暴,造成画面的散乱,而且也仍然停留于西方静态立脚点的思维模式之中,未能使身体真正“游动”起来。刘连杰教授通过对中西写实观念的重新梳理,进而发现了“中国画特有的写实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术案例。刘连杰教授说:“中国画不仅具有写实因素,更重要的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写实方式,在这一点上,我们的重视还不够。”刘连杰教授目前正在主持题为“中国绘画美学‘真’‘实’论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2022)。毫无疑问,这个问题他将继续深研下去,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绘画美学提供一个有别于“常识”的全新视角。

19级美术史论研究生

李宝山


 

主持科研项目

 

国家课题立项书

 

1.中国绘画美学“真”“实”论研究(项目号:19BZX130),国家社科基金(2019-2022),在研;

2.梅洛-庞蒂晚期肉身存在论美学研究(项目号:13YJC72002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3-2018),已结项;

3. 云南传世山水画赏析(项目号:skpj2014014),云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2014-2020),在研;

4.“少数民族美学”概念史与学科史研究,云南省社科创新团队规划项目(2019-2020),在研;

5. 身体美学的理论重构与当代意义(项目号:HZ20112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2013),已结项;

6.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身体性研究(项目号:2014Z040),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14-2017),已结项;

7. 身体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项目号:09Y0124),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009-2011),已结项。

教育部课题结项证书


 

学术成果

 

 

1.《一己之见:西方写实绘画的视觉机制与哲学反思》,《思想战线》2019年第3期,CSSCI;

2.《文艺学反本质主义的限度与出路——兼论文学本质的存在方式》,《理论月刊》2018年第4期,CSSCI;

3.《20世纪早期我国画论中的“写实”概念》,《6163银河线路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CSSCI;

4.《身“体”与意“识”:中西方绘画的写实方式》,《思想战线》2017年第5期,CSSCI;

5.《触觉文化还是听觉文化:也谈视觉文化之后》,《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CSSCI;

6.《文艺学反本质主义的话语策略与逻辑错位——与陶东风教授商榷》,《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第6期,CSSCI;

7.《<行为的结构>与哲学转向——论梅洛-庞蒂颠覆传统哲学的初始语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CSSCI;

8.《另一种写实传统:论远古绘画巫术写实观对中国画的影响》,《学术探索》2016年第8期,CSSCI;

9.《山水画与身体经验》,《6163银河线路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CSSCI;

10.《西方绘画写实观及其对中国画的误读》,《学术交流》2015年第6期,CSSCI;

11.《世界如何成为主体——论梅洛-庞蒂晚期美学通达主体间性的途径》,《6163银河线路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CSSCI;

12.《身体美学应是身体存在论美学》,《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CSSCI;

13.《现象身体与身体主体的双重变奏——梅洛-庞蒂前期身体理论批判》,《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CSSCI;

14.《主体间性文论视野中的作者理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北大核心;

15.《文本间性与文学史的生成》,《北方论丛》2013年第2期,CSSCI;

16.《“身体美学”在中国的误读与混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CSSCI;

17.《肉身存在论的艺术本质论——对梅洛-庞蒂<眼与心>的解读》,《当代文坛》2012年第6期,CSSCI;

18.《符号学艺术史论——对梅洛-庞蒂<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的解读》,《当代文坛》2012年第5期,CSSCI;

19.《现象学创作主体论——对梅洛-庞蒂<塞尚的疑惑>的解读》,《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CSSCI;

论文发表期刊


 

专 著

 

1.《梅洛-庞蒂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独撰,人民出版社2013年;

2.《当代新新族群文化评述》(第1作者),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

专著


 

教学成果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个人全能一等奖(2019年);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教学展示单项奖(2019年);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专业能力展示单项奖(2019年);

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经典作品赏析单项奖(2019年);

5.6163银河线路“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2012年);

6.云南省“高教社杯”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微课竞赛优秀奖(2013年);

7.“美学原理省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精品视频公开课系列建设”6163银河线路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2016年);

8.主讲的《中国文化简史》被评为校级过程性评价的优秀课程(2018年);

9.6163银河线路“红云园丁奖”三等奖(2018年);

10.参编《美学原理教程》(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Powered by 6163银河线路 All Rights Reserved 2016    备案号:滇ICP备05001257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聚贤街768号6163银河线路明德五号楼    邮编:650500    电话:0871-65910005    传真:0871-65910005

今天访问 次 昨天访问 次 历史访问 次 当前在线 0 本站地图Rss订阅
XML 地图